在銅川新區光明路的街邊,有一家名為“湘遇外婆菜”的小飯館。
近日,筆者來到這家飯館,只見店門口的一側貼著一張“免費吃飯”的紅色告示:“如果你在銅川遇到困難了,只需要進店告訴工作人員來一份‘A套餐’,找個地方坐下,吃完直接走就可以了。”
短短幾句話,樸實直率,卻飽含店家的善意。為啥要張貼“免費吃飯”的告示?這源于這家飯館的經營者史娟的一段經歷。
2019年的一天,在外地學習的史娟不小心弄丟了手機,本就生活拮據的她快要急哭了。這時,一位飯店老板發現了史娟的窘態,詢問原委后,主動借手機給史娟,讓她聯系家人,還免費讓她吃了一頓飯。
這段經歷讓史娟非常感動。“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善意很可貴。那時,我就產生了一個念頭,如果以后回銅川開店,就推出免費套餐,讓那些暫時手頭拮據的人能夠吃上一頓熱乎乎的飯。”
2020年,史娟的湘菜館開業了。“剛起步時真的很難,所幸的是,很多好心人給予我幫助,我才一直做到了現在。”史娟說,2021年,她開始提供免費的“A套餐”,把當初的想法變成了現實。
“A套餐”面向那些暫時遇到困難而手頭拮據的人。但是,史娟并不會去深究對方的身份。她覺得,誰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打破砂鍋問到底也是一種善意。
在她的店里,“A套餐”并沒有“專享”菜單。“菜品是隨機的。如果求助者趕上我們用員工餐的時候,我們就提供一份員工餐,或者炒個菜,再上一碗米飯?傊,以求助者吃飽為原則。”史娟說,“對我們開餐館的人來說,這點成本可以承受,就是多一雙筷子的事情。一頓飯雖然解決不了啥大問題,但這是我們的心意。”
事實上,真正來點“A套餐”的人并不多。住在飯館附近的銅川市民王先生知道這里供應“A套餐”,但沒有點過。他說:“那是給真正有困難的人提供的,咱不能占這個便宜。”
史娟至今難忘曾經點“A套餐”的一位男士。一天傍晚,飯館里用餐的人不多,史娟在前臺整理貨品。這時,一位看上去50多歲的男士推門進來。他目光躲閃,猶豫一番后,小聲地問史娟:“老板,您這兒的‘A套餐’是什么?”
史娟立刻明白了對方的意思,趕緊回應:“您先坐,飯菜馬上就好。”幾分鐘后,熱騰騰的飯菜端到男士面前,他立馬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吃完飯后,這位男士主動向史娟講了他的經歷。原來,該男子是外地人,來銅川市做生意失敗,身上沒剩下多少錢。吃完飯后,他再三向史娟表示感謝。
“從貼出告示到現在,有多少人來點過‘A套餐’?”筆者問。
“沒有特別統計過。一般情況下,他們吃完就走了。我也不問,問太多會讓人家感到別扭的。”史娟說,“我跟店員說了,遇到點‘A套餐’的人,不要議論,正常上菜就行。雖然我的飯館不大,但只要店在,我就會一直做‘A套餐’。”
銅川市素有“好人之城”的美譽,全市目前注冊志愿者11.41萬人,平均每6名市民中就有一名志愿者。這座城市里,爭當好人之風濃郁,史娟也希望這份溫暖能被傳遞下去。在紅色告示最后,她寫道:“只希望以后你有能力了,幫助一下身邊需要幫助的人……”(趙楊博 李由)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