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全國總工會關于實施典型標桿的選樹培育和示范推廣建設工程有關要求,根據全國總工會主要領導同志指示,定期分領域發布全國工會重點工作創新案例。現發布2024年第11期創新案例,供各級工會相互學習借鑒,并結合實際推廣應用。
一、思想政治引領
浙江寧波北侖區總工會將思政課搬到車間一線
山東省總工會推動“中國工人大思政課”進班組入校園 思政課行走在“車間”徜徉在“云端”
四川省總工會打造勞模工匠“最美天團” 全面推進“中國工人大思政課”
甘肅臨夏州總工會打造“工小妹”“工會姐”思政引領品牌
湖南省總工會打造《中國工人思政課》電視公開課 引導產業工人奮進新征程
遼寧大連金普新區總工會以“加減乘除”法建好用好職工心理“快樂驛站”
吉林遼源市總工會以科技賦能打造沉浸式職工思政教育平臺
陜西渭南華陰市總工會建立文藝輕騎兵 打造“工”字特色文化品牌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總工會打造職工說得出、叫得響的“有你泰好”品牌服務
中建五局華南廣西公司工會打造信和“青·匠”文化節 培育新時代青年工匠
二、宣傳傳播
北京市總工會打造新聞宣傳掌上平臺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總工會打造AI數字主播“青小工”
黑龍江佳木斯市總工會拍攝制作《工匠別林》微電影 不斷豐富工會網絡文化產品供給
上海市總工會勞動報社全新打造“職工明星會客廳”品牌欄目
江蘇省總工會深耕《絕活》系列影像作品
浙江金華市總工會運用AI數智技術聯動開展全國職工書畫展
河南鄭州市總工會發揮地鐵優勢打造“三個精神”宣傳新陣地
湖北荊州市總工會構建“1+4+N”工會新媒體宣傳新格局
四川成都市總工會打造“最工會+最青春”的成“工”品牌
甘肅酒泉敦煌市總工會奏響新時代職工文化“三部曲”
三、勞動和技能競賽
云南省總工會創新開展“一帶一路”共建項目示范性勞動和技能競賽
山東濟寧金鄉縣總工會蒜都創新工作室聯盟讓蒜農變工匠
山西省工會構建“1+N”工匠教育培養工作體系
河北保定芝麻官食品有限公司工會多措并舉搭建職工成長平臺
互聯網拓寬技能型人才成長之路
湖北孝感市總工會圍繞重點產業鏈 創新開展集群勞動和技能競賽
上海市總工會以全方位競賽助力進博會越辦越好
浙江溫州市總工會開展企業內訓師勞動和技能競賽 構建職工培訓新生態
安徽黃山市總工會聚焦“三個結合” 打造“徽州百工”競賽工作品牌
江西上饒玉山縣總工會打造“賽事聊成·一聊就成”競賽工作品牌
黑龍江齊齊哈爾市總工會聚焦“五型”創建“新時代馬恒昌小組式班組”
四、發揮勞模工匠作用
重慶市教科文衛體工會“三步工作法”助力勞模創新工作室建設
遼寧省總工會推動創新工作室建設 助力全面振興新突破
江蘇鹽城響水縣總工會搭建勞模工匠助企“風火輪”
山東濰坊諸城市總工會開展“勞模工匠助企行”專項行動
山東青島膠州市總工會精準對接職工成長需求把工匠學院建在企業
江蘇徐州市總工會創新建立工匠學院培訓體系培育數萬名高技能人才
航天二院工會創建“1234”勞模創新工作室管理體系引領職工創新創造
浙江金華東陽市總工會聚焦家具產業鏈 狠抓“匠”心行動促產改
浙江省總工會以“四全”模式推動“勞模工匠助企行”取得實績實效
五、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
博世蘇州探索雙元制職業教育本土化創新
廣東深圳寶安區總工會高標準打造“沒有圍墻的工會大學校”
中國華能有限公司聚焦職工成長成才 打造一流產業技術工人隊伍
中交集團以“三大工程”推進產業工人一體化管理工作
銳馳高科有限公司工會“四加”工作法培育產業工人由“工”到“匠”
上海振華重工搭建成長成才平臺 鍛造高素質產業工人大軍
廈門廈鎢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推動產改賦能智造 多措并舉“助工成匠”
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總工會強化“四個引領”構建產改“星沙模式”
北京中關村朝陽園總工會深入推進競技育才 推動產改提質升級
山東濟寧兗州區總工會以一流工匠學院建設打造產業工人成才新高地
六、“四技”“五小”“兩比”
福建寧德市總工會“四引擎”驅動 助推職工“五小”創新高質量發展
河北邢臺寧晉縣總工會以競賽激勵機制實現產業工人由“工”到“匠”
河北石家莊贊皇縣蕊源蜂業有限公司讓“甜蜜事業”釀造職工“甜蜜生活”
浙江寧波海通時代深耕追“新”之路推動企業創新發展職工成長成才
湖北設立職工創新項目專項補助資金 為職工創新創造注入源頭活水
航天二院以馬景來班組為引領打造新時代高技能人才班組
山東威海環翠區總工會“小”創新帶來“大”效益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總工會加強企業班組建設 擦亮“金”字招牌
河南天海汽車電子集團聚焦“創、練、賽一體化”架起技能人才成長通道
內蒙古蒙牛乳業工會以“五小”青年創客競賽匯聚發展新動能
七、新就業形態勞動者
上海浦東新區總工會為洋山深水港上萬名貨運司機建會建“家”
江西新余市總工會創新“三個三”工作模式 暖心守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
湖南長沙芙蓉區總工會“三實三通”實現從工會“上門”到司機“上門”
廣東深圳龍崗區總工會“兩近兩遠”工作法吸引平臺貨運司機入會達到“兩好兩幫”成效
海南三亞市總工會“三聯動”共建“小哥食堂”
重慶大渡口區總工會推出“惠新碼”化解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進門難”
四川成都青白江區“五步工作法”助力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組織服務全覆蓋
新疆伊犁州總工會“同推進、擴覆蓋、優服務”三步法 兜底吸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
河北省金融和服務業工會“6+2+N”工作機制服務新就業形態勞動者
賽馬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找出以服務促貨車司機入會新路徑
八、維護職工權益
廣西賀州市總工會著力提升集體協商質效 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河北龍鳳山鑄業有限公司工會開展能級工資集體協商 助力職工技薪雙增
上海寶山區總工會培育形成首批能級工資集體協商成果
廣東省總工會推動貨拉拉公司工會召開首次省域協商懇談會
重慶渝北區總工會向“新”發力 筑牢重點群體薪酬社保防線
黑龍江哈爾濱市總工會堅持靶向發力 解決農民工焦慮“薪”愁
山東青島市總工會創新工作模式 助力構建多層次工傷保險體系
上海楊浦區總工會多措并舉助力農民工討薪
江蘇連云港市總工會推動出臺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的地方文件
中建二局安徽分公司工會巧用“136”工作法織密安康“防護網”
湖北荊門市總工會四大攻堅開啟職業安全衛生防護“工具包”推廣應用新征程
九、工會服務職工
京津冀三地聯手搭建就業快車道
山東煙臺牟平區總工會賦能工友創業創新 激活消費新潛能
浙江嘉興市總工會“提技賦能營”為退役軍人轉換賽道精準助力
福建福州市總工會創新打造線上平臺 職工“一鍵即享”健康服務
天津市總工會四條實現路徑推動提升職工生活品質工作深入開展
云南省總工會“三個堅持”開展“暖邊固防”行動關愛沿邊職工
甘肅張掖民樂縣總工會建成可移動智能化工會驛站
新疆工會依托工會驛站 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各族職工群眾中入心見行
山東日照莒縣工會驛站“定制服務”暖人心
四川省總工會打造“川工普惠”平臺以數智化賦能“工”字號服務
遼寧省總工會開展“三走進”專項行動打通服務職工群眾“最后一公里”
十、基層工會建設
河北廊坊霸州市總工會加強工會組織建設
河南洛陽市總工會推動工會融入鄰里中心建設
甘肅會寧縣總工會推動“3+”模式 加強工會組織建設
江西省總工會以“三化”促基層工會建設提檔升級
遼寧撫順石化工會“職工之家”服務陣地建設與職工需求精準對接
浙江杭州淳安縣總工會打造“共享職工之家”
中核華興工會創新服務升級
中鐵建電氣化局集團一公司工會創新一項目一方案建家模式
貴州銅仁松桃苗族自治縣總工會推動“兩新”組織建會入會
衛星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工會“三個維度”強化民主管理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北京中關村朝陽園總工會發布“數鏈匠心”工建品牌 探索園區黨建引領工建工作新模式
浙江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三定一統籌”社區工會工作模式 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路徑
福建廈門市火炬高新區四步工作法推進建會入會工作
十一、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廣東珠海市總工會傾力打造“慧協商”數智化平臺 助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浙江嘉興桐鄉市總工會連續十年開展“三治融合”進企業活動 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工會實踐新樣板
吉林市總工會全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三型”企業
四川瀘州合江縣總工會傾力打造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驛站 助力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甘肅天水市總“三步走”推進集體協商質效評估著力構建企業勞動關系和諧之基
北京市58同城(集團)四“Hui”譜寫企業和諧勞動關系嶄新篇章
中國一重“三原色”賦能和諧勞動關系構建
安徽鳳形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工會三項舉措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國家電投江西貴溪發電有限公司工會探索創建“工會楓橋·三師一室” 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總工會“三個一”工作法落實“楓橋經驗”促進和諧勞動關系
十二、參與勞動爭議調解和職工法律援助
江蘇連云港市贛榆區下口村工會建立“老船長調解” 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
福建省總工會推動省市縣三級工會與政府、法院、檢察院聯席會議制度全覆蓋
山東德州禹城市總工會建設“15分鐘法律服務圈” 暢通“法律服務最后一公里”
河南洛陽市總工會選聘律師入企駐點以“服務”促“監督” 搭建工會與職工連心橋
湖南張家界慈利縣“工會+法院+人社+檢察”密切協同解決職工急難愁盼
廣東深圳龍華區總工會以“五級工會調解”充分發揮工會“四個第一人”作用
廣東佛山南海區總工會扎實推進新時代“楓橋經驗”工會實踐落地見效
四川巴中市總工會用好用活“3+1”維權模式 全力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四川攀枝花米易縣總工會用好“土專家” 發展“好幫手”
甘肅張掖甘州區總工會以“三方五有”模式 讓職工煩惱“一站終結”
十三、勞動法律監督“一函兩書”
新疆人大“一法一辦法”執法檢查激發工會創新活力
海南省總工會“三全”模式推進“一函兩書”和用工指導服務
浙江寧波市總工會三個聚焦 運用“一函兩書”化解急難愁盼問題
廣西河池東蘭縣總工會巧用“一函兩書”閉環式監督為農民工追回百萬元欠薪
北京門頭溝區總工會聯合三部門協同推進工會勞動法律監督落實落地
四川樂山夾江縣總工會運用“一函兩書”高效解決480名職工被拖欠社保費案
紅星一場總工會“3+N”多方協作“合力賦能” 開拓工會勞動法律監督“一函兩書”工作新局
中鐵八局工會用好“一函兩書”構建大監督格局
中煙施偉策(云南)再造煙葉有限公司“以資鼓勵”點燃“一函兩書”新引擎
十四、智慧工會建設
浙江紹興市總工會打造“越溫暖·城市困難群眾智能感知系統”拓建精準幫扶數智通路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總工會堅持共建共享 打造數智化工會服務“網”
河北石家莊市總工會積極推進“職工之家”APP組織入駐和會員入會轉會工作
安徽省總工會出臺意見推動數智化建設
十五、女職工工作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總工會“三個聯動”助力嵌入式托育發展
江西南昌市總工會“一二三”模式 助力女職工維權跑出“加速度”
山東臨沂河東區總工會探索“1+N”托育托管模式 緩解職工“養娃帶娃焦慮”
云南紅河彌勒市總工會深入推進“會暖春芽”托育品牌解決職工“帶娃”難題
上海市金融工會樹巾幗工匠之典范建勞模創新工作室
福建泉州臺商投資區總工會“三聚焦”做好女職工維權
山西建投集團工會巾幗創新聯盟“三聯機制”激活創新“她”力量
中國聯通婁底市分公司工會匯聚巾幗智慧 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中航西飛工會創新推行“1355”巾幗班組管理模式
十六、其他工作
山東菏澤市總工會創新打造基層工會主席賦能中心 為基層工會強筋健骨
浙江寧波市總工會以組織建設改革創新 促產業工會“賦能煥新”
寧夏銀川市總工會建立“7+3”光榮退休工作機制
寧夏吳忠市總工會推行“2+3”按需教學培訓模式助力工會干部成為“行家里手”
天津市總工會在火熱一線打造擔當作為的工會干部隊伍
廣東廣州荔灣區總工會創新“1+4+N”模式打造工會消費幫扶品牌
山東淄博市總工會推行“1+2+N”工作法推動信訪和熱線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
河南三門峽市總工會用好熱線聽民聲 “四化”辦理助維權
山東青島市總工會積極構建財務數智化管理體系提速業財融合步伐
黑龍江佳木斯市總工會部門聯動指導提高基層工會經費使用質效
貴州工會暖“新”服務“動”起來
西藏自治區總工會經審“333”工作法看好“錢袋子” 過好“緊日子”
陜西西安市總工會探索本級大額經費“全過程”審查審計監督新模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總工會建立法規案例庫 做實做深研究型審計
山東青島平度市總工會職工夜校“上新” 工人文化宮“煥新”
青海省總工會“三舉措”托起職工“穩穩的幸福”
湖北十堰市總工會開展“移動體檢助健康” 深化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關愛服務
“宣”出精彩 “傳”遞溫暖 奏響中互會河南省辦事處奮進樂章
寧夏石嘴山市總工會“以賽強能”助力機關干部提升以文輔政能力
江西上饒市總工會推出職工互助保障“三上門” 切實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職工身邊
山西晉城市總工會職工大病互助有效解決職工之急
陜西咸陽市總工會做細互助保障“顆粒度”深化惠民工程促發展
云南普洱市職工醫療互助活動讓41萬余名職工更有“醫”靠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