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闔家團圓、親友相聚的時刻總少不了美食相伴。然而,對于痛風患者而言,這一傳統佳節卻暗藏飲食“雷區”。記者從西安市紅會醫院風濕免疫內分泌科了解到,隨著春節前聚餐頻次增加,因大口吃肉、大量飲酒導致痛風急性發作的患者數量顯著上升。為幫助痛風患者在春節期間既能享受美食,又能有效控制病情,記者采訪了該科室主任楊西超,給大家提供一份詳細的飲食全攻略。
在飲食選擇上,痛風患者需遠離高嘌呤食物。動物內臟、沙丁魚、鳳尾魚、鰓魚、鯖魚這類海鮮,以及雞湯、魚湯、火鍋湯等,均含有大量嘌呤,食用后會使體內血尿酸水平迅速升高,極大增加痛風發作風險,應盡量避免食用。
患者可多選擇蔬菜、瓜果等富含維生素及纖維素的食物,這些食物不僅嘌呤含量低,還能促進身體代謝。白肉,如雞肉、鴨肉,可適度攝入;嘌呤含量較低的海鮮,像海參、海蜇、三文魚、金槍魚等,也能在嚴格控制量的前提下食用。在水果選擇方面,應避開太甜的水果以及腌制的果脯,以防攝入過多糖分影響尿酸代謝。
飲酒對痛風患者來說是一大禁忌。酒水中普遍含有大量嘌呤,極易引發痛風發作。楊西超表示,痛風患者務必堅決戒酒。若實在難以割舍飲酒習慣,可少量飲用紅酒,每日不超過150毫升,相對較為安全。同時,含糖飲料和果汁同樣不適合痛風患者,它們會使血尿酸升高,加重病情,應盡量避免飲用。
大量飲水對痛風患者至關重要。楊西超建議,痛風患者每天飲水量應大于2500毫升,充足的水分攝入能夠保證尿酸最大限度地排出體外,從而降低體內血尿酸濃度,減少痛風發作的可能性。
除了飲食,生活中的其他細節也不容忽視。許多痛風患者在急性發作前,除了飲食不當外,還存在外傷以及受涼的情況。因此,患者在春節期間應格外注意自我防護,避免身體受到磕碰,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添衣物,防止受涼,降低痛風發作的概率。
楊西超表示,希望痛風患者能重視春節期間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不要讓痛風影響節日的歡樂氛圍;通過合理飲食、健康生活,在享受團圓喜悅的同時,保持身體的健康狀態。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