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工網訊(記者 牟影影)“十四五”是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的關鍵五年。為保障東中部地區能源電力安全,促進陜北新能源健康發展,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全國人大代表、國網陜西山陽縣供電公司員工寧啟水建議,需要著眼我國能源資源大范圍配置需求,加快推進陜西清潔電力外送。
寧啟水代表建議,加快建設陜西電力外送通道建設,助推陜西清潔電力資源在全國更大范圍內有序、優化配置是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促進清潔能源發展和高效利用的重要保障,對于陜西能源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實現鄉村振興、推動革命老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陜西輸電通道建設相對滯后,雖然已開工建設陜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一定程度上能促進陜北新能源消納,但仍迫切需要繼續加快拓展省外市場,建設新的特高壓直流外送通道,實現陜西清潔電力規模外送,互補互濟,保障能源電力安全,促進陜北新能源健康發展,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貢獻陜西力量。
寧啟水代表建議,一是加快陜西電力外送通道規劃建設。目前,陜西省與江蘇、河南、浙江、安徽省簽訂了輸電通道建設合作協議,并已與受端省份聯合向國家能源局匯報,請求支持建設陜電入蘇、陜電入豫等輸電通道。“十三五”國家電力規劃中,陜西彬長至江蘇特高壓直流工程已被納入規劃研究項目,在此通道研究基礎上,結合近期與受端省份溝通調研情況,建議在“十四五”期間選擇江蘇、河南、安徽、河北、浙江等省作為受端規劃建設新的輸電通道,實現更大范圍和規模的新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在保障受端地區能源電力安全的同時,助力陜北革命老區實現新時代振興發展。
二是推廣新能源云,實施智慧賦能,服務能源綠色轉型。在碳中和目標下,能源轉型意味著能源供給側和消費方式的重大轉變,低碳能源尤其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成為主體能源,新能源發展的技術條件、產業條件和經濟性是實現碳中和的最重要基礎和動力。國網新能源云立足能源轉型和新能源行業發展,突出“服務綠色發展和碳中和”建設目標,聚焦市場化、透明度、高效率,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新能源全產業鏈業務深度融合,歸集新能源發、輸、用、儲全環節數據和信息,涵蓋從資源到規劃、接網到消納、補貼申報到審核、監測到運維、政策和技術等,建立了“橫向協同、縱向貫通”和“全環節、全貫通、全覆蓋、全生態、全場景”的新能源開放服務體系,構建了新能源生態圈,促進了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建議,由國家能源局主導在新能源全行業領域部署新能源云,通過跨界聚合產業上下游和協作關聯組織,共享、匹配、融合新能源全產業、全服務、全價值鏈資源,有效解決產業發展難題,形成系統互聯、數據共享、業務互通等的互動局面,實現全行業領域能源、業務、數據的高效融合和服務快速響應。
責任編輯:胡睿琳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