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全媒體記者 董欣
“我關注的重點是農業生產經營方式轉型過程中,如何更好地保障農戶和小微企業的利益。”3月4日,深耕農業領域多年的住陜全國政協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昝林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昝林森在調研中發現,小微企業和農戶在農業生產經營方式轉型過程中往往面臨著諸多挑戰,如何確保他們的權益不受損害,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他建議進一步規范土地流轉程序,并在政策方面給予相應的優惠措施,確保小微企業和農戶在農業轉型中的權益。
他認為,只有多到田間地頭,將雙腳踩到泥土里接了地氣,提出的建議才有代表性,履職盡責時心中才更有底氣。
過去一年,他深入基層調研,圍繞糧食安全、鄉村振興、生態保護、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等重點工作,提交提案建議、調研報告和社情民意信息近30份。去年兩會,他提交的13件提案均得到有關部委的答復,所提建議絕大多數得到采納落實,部分意見成為政府部門的工作參考。
“提案辦復激勵我更深入扎根基層,傾聽民聲、了解民意,提出精準有效的建議,更好地為群眾發聲。”昝林森如是說。
今年全國兩會,除了關注農業經營模式轉型,昝林森還圍繞畜牧生產風險預警管控、森林康養創新融合發展、黃土高原糧食產能潛力提升等領域提出一系列建議,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我生長在農村,對鄉村有著深厚的情感。只要是能推動鄉村振興、促進社會進步、提升民生福祉的事,我都會毫不猶豫積極發聲。”昝林森堅定地說,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一名政協委員的責任和擔當,不斷為農業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