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規范高等學校學生食堂管理,提高保障能力,穩定校園安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陜西省教育廳、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5部門修訂公布了《陜西省高等學校學生食堂管理辦法》,辦法明確堅持基本大伙(保障性伙食)由高校自主經營,確保學生基本飲食需求,發揮保障供應、穩定菜價作用。綜合學生食堂面積、檔口數量、餐位配置等因素,自主經營占比不宜低于50%。
保證飯菜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
辦法明確,自主經營的學生食堂包括學校自辦、引進檔口、聘請餐飲服務團隊等,由高校直接經營,不得以任何形式從中營利。承包或委托經營的學生食堂,應公開引入優質餐飲服務企業,堅持微利經營、守法經營。學生食堂應以服務師生為宗旨,堅持公益便利的原則。高校應加大投入,建立和落實優惠政策,降低成本,保證飯菜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同類餐飲價格。組織學生開展節約糧食、反食品浪費、食品安全、營養健康等宣傳教育和實踐活動,規范學生就餐行為,培養文明飲食習慣。
辦法明確,學生食堂用電、用水、用氣價格執行居民價格。學生食堂為學校師生提供餐飲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建立陪餐制度,校領導每月至少1次深入學生食堂開展調研和檢查,同師生一起就餐,掌握學生食堂管理現狀,及時發現和研究解決問題。嚴格執行工作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必須持健康合格證明上崗。
嚴格招標采購、成本核算、貯存留樣、加工售賣等監管。堅決杜絕有章不循、玩忽職守等責任事故行為,對食品安全事故遲報、漏報、瞞報,違規轉包分包、圍標串標、暗箱操作的,依紀依法依規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涉嫌刑事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合理配置高中低價位菜品
高校自主經營學生食堂可通過公平競爭適量引入檔口運營,不得以任何方式轉包、分包。高校承包或委托經營學生食堂(檔口),合同期限不得超過3年(1年1簽),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變相延長合同期限。承包或委托經營學生食堂的企業,不得采取聯合經營、委托經營等方式轉包、分包,少量檔口可以引進社會知名品牌作為補充。
高校應組織師生每學期開展1次滿意度測評,對滿意度較低的,制定整改措施,研究解決問題;每學年進行1次綜合評價(分優秀、合格、不合格3個等次),對評價不合格的自主經營學生食堂應限期整改、承包或委托經營的學生食堂應終止合同。
高校學生食堂應合理配置高中低價位菜品(大致比例3:5:2),滿足師生多樣化需求。充分考慮低收入家庭學生承受能力,堅持供應一定品種和足夠數量的“一元菜、二元菜”、免費湯等保障性菜品。結合學校生源情況開設特色、風味檔口,滿足不同口味、不同區域、不同民族學生的飲食需求。
建立承包或委托經營企業準入、競爭、評價、退出機制,規范大宗食材采購,加強菜品分量、品質和食品安全等關鍵環節的監管。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違規轉包分包、變相漲價、成本核算和價格核定不合理、年度評價不合格等達到退出條件的堅決清退。
采購價不得高于食材市場批發價
高校應制定食品原材料采購管理辦法,對大宗食材(米、面、油、肉、蛋、凍貨)實行公開招標采購,擇優選擇具備產、銷、供能力的供應商。本著“有競爭、有比較、有備份”原則,合理確定中標單位。采購價不得高于本地區同品牌同等級同規格食材市場批發價。承包或委托企業采購食材符合條款一旦價格低于高校采購價格的,可自行采購。
高校應建立商超(包括商店、超市、小賣部等)經營監管制度。校內商超應依法取得許可,按照公益性原則,嚴格食品安全、營養健康和價格監管,原則上售賣食品價格應明顯低于市場同類價格。不得售賣高鹽、高糖及高脂食品和酒精飲料;不得對含糖飲料、調味面制品等零食進行廣告宣傳。
開展食品安全科普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在食材采購、加工烹飪、分餐就餐等環節杜絕餐飲浪費;教育和倡導師生按需取餐,通過小份菜、半份菜、套餐、自助餐等方式防止餐飲浪費,持續推進“光盤行動”。
本報記者 張彥剛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