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著一把推子、一把剪刀艱苦創業成功后,他堅持24年不間斷投身公益事業,用凡人善舉書寫了人間大愛——
文/圖 本報全媒體記者 閻冬 劉強
李鑫和他的義剪志愿服務團隊在仁義社區進行義務剪發活動。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2月28日上午,為了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西安工匠”、陜西省勞動模范李鑫和他的義剪志愿服務團隊來到西安市碑林區長安路街道仁義社區,開展“抬頭所見·皆是美好”志愿服務活動,讓社區群眾足不出門就能享受優質的理發服務……
從2月28日到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一連多天時間里,李鑫“不是在做公益,就是在做公益的路上”。這也是他做公益常態化的一個截面。從2001年10月成立阿鑫美容美發會所起,李鑫在每年的春節、“五一”、國慶節、學雷鋒紀念日等重要節點都會抽出時間投身義務講學、免費理發、發放公益餐等公益活動,一做就是24年。
其實,與那些大企業家、商人相比,開理發店的李鑫收入并不高,但他卻堅持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無限為公益事業的奮斗中,這是怎樣的一種為民情懷呢?李鑫常說:“做公益不在錢多錢少,貴在堅持不懈!”
從黃土高原走出的“美發工匠”
3月1日,農歷二月初二“龍抬頭”,理發店里滿滿的都是顧客。14時左右,記者走進位于碑林區建設西路的阿鑫美容美發會所,卻沒有見到店主李鑫。前臺的工作人員說他去聯系做公益的事了,一個小時后回來。
建設西路這家店是總店,如今李鑫已在西安開了4家美容美發連鎖店,從業人員達40余人。從一名“西漂”的打工者到老板,李鑫的創業之路并不平坦。
1974年,李鑫出生在陜北神木市強家溝村一個貧困農家,家里兄弟姐妹七個,他是老小。記憶最深刻的就是,小時候一年到頭都吃不上幾次白面饅頭,幾乎頓頓都是高粱窩窩頭、面糊糊。村子深處黃土高原的腹地,沒水沒電,吃水要走好幾里路下到深溝里去挑。買個東西,到鎮上單程需要徒步40里的山路,到縣城要翻越三道深溝,單程200里的路需要不停歇地走上一整天。那時,讀作家路遙的《人生》,書里被大家罵成“當代陳世美”的高加林,卻是李鑫心里羨慕的“偶像”,因為高加林能有機會“進城”。
1990年春,16歲的李鑫帶著“進城”的夢想,懷揣親戚朋友東拼西湊的80元錢,披著家里最值錢的一件軍大衣,踏上了南下西安之路。沒有什么技能,兩眼一抹黑的他為了一日三餐,先后做過泥瓦工、電焊工、搬運工、油漆工,什么臟活累活都干過,仍一貧如洗。正當他在西安拼搏得精疲力盡的時候,有一位愛心人士幫助他學習美發技藝。從學徒到技師再到發型師,歷經艱難,李鑫終于在2001年開了一家屬于自己的理發店。
美發是一種時尚。李鑫堅信只有不斷學習和接受新生事物,才能與時俱進,滿足顧客的需求。創業初期,他堅持每年帶領團隊參加“北上廣”等美發前沿地區舉辦的各類美發培訓活動,密切關注時尚趨勢,潛心研究時新發型,不斷提升改進美發手藝,精益求精打磨美發技術,力求經他們之手讓更多顧客展現出最美的“頭型”。
理發是一門“用美創造美”的手藝,因他在美容美發方面取得的成績,成為西安市美容美發協會副會長,2019年獲得“西安工匠”榮譽稱號,業內人士都尊敬地稱他為“美發工匠”。
在幫助別人中收獲人生快樂
李鑫是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創業成功的,這在他心里埋下了樂于助人的種子。
記得剛創業時的一天深夜,李鑫打掃完衛生準備關門走人,突然進來一個小伙子詢問店里還招不招人?小伙子表示自己是山西大同人,來西安好長時間都沒有找到工作,也沒錢租房子,幾天來沒吃過一頓飽飯。了解情況后,李鑫轉身出去先給他買來了熱乎乎的飯菜,隨后又抱了一床被子,把他安頓在店里,感動得小伙子直流眼淚。小伙子非常珍惜這次機會,在店里總是第一個來、最后一個走,勤奮好學、吃苦耐勞,很快成為李鑫的得力助手。在李鑫開第二家店時,他脫穎而出成為店長。現在,這個小伙子通過自主創業,有了3家連鎖店,成為與李鑫一樣的理發店老板。
李鑫深知,理發不僅是經濟實體,更是精神文明的一分子。于是從2009年開始,他發起每月第一個星期一為老人、兒童“一元理發”的公益活動。從每天忙得焦頭爛額到逐漸體驗到助人的快樂,這項活動在店里被堅持至今,成為阿鑫美容美發會所的“鎮店之寶”,收回來的錢李鑫全部捐給了需要幫助的人。
也就是從那時起,李鑫在每年的“六一”“八一”“九九”等特殊節日,堅持為兒童、軍人、老人、教師等群體免費剪發。他還帶領員工定期前往碑林區明勝街養老院,為那里的孤寡老人免費理發,同時,他還經常為農民工、高齡老人和經濟困難的人免費理發,為殘疾人和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門服務,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愛與溫暖。
在碑林區新旅城5號樓2單元,住著一對姓王的80多歲老夫妻,兒女均在外地工作。李鑫是在上門免費剪發時認識他們的,看到老人行動不便,李鑫就經常幫助老人買菜、搬東西。有一次,王師傅摔倒了,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李鑫。接到電話后,李鑫放下剪刀立即趕過去,把老人背到醫院。經醫生檢查,老人的膝蓋骨折需要做手術,醫生讓簽字時,因行動不便在家里焦急等待的老伴打電話告訴醫生:“讓李鑫簽吧,他不是我們的兒子卻勝過兒子!”李鑫后來回憶說:“那一刻,兩位老人如親人般的信任,給了我最大的快樂!”
讓公益事業像山丹丹花開一樣
李鑫來自陜北黃土高原,為了生活初中剛畢業就來西安打拼,他吃過沒有知識的苦,也深知知識改變命運的重要性。為了資助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學,他聯系多位愛心企業家,通過紅十字會資助了周至和藍田的20多位貧困家庭學生。在這些受資助的學生中,有3名學生從小學讀到大學,李鑫不僅承擔了他們的學費,還盡力為他們提供更好的學習條件。在2022年被評為省勞動模范時,李鑫毫不猶豫地將兩萬元獎金捐給了他所資助的孩子。
李鑫的妻子開玩笑說:“李鑫做公益是有癮的。”從當初的“一元理發”到現在的資助貧困生、發放公益餐、照顧孤寡老人,他的公益事業越做越多、越做越大。
2016年9月,李鑫與朋友開辦了雨花齋素食愛心餐廳,每天為成千上百的“陌生人”免費提供午飯和晚飯,連續3年為碑林區2400名環衛工人提供免費臘八粥,先后累計投入100多萬元。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李鑫帶領團隊從為抗疫一線50多個單位的5800多人次理發,到積極參與到志愿者隊伍當中,一天都沒有閑著。從業24年來,李鑫累計義務理發16萬人次,為公益事業捐款捐物500多萬元。他還積極發揮勞模工匠作用,在“技能成才,勞動致富”方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幫助農村孩子學習理發技能,先后培訓15000多人,幫助5000多人實現就業創業。
改善美容美發行業的發展環境是李鑫當選西安市人大代表后,開展“調研履職”的一個重要任務。他深入調研,詳細了解特種行業的用水需求和困境,積極爭取政策支持,推動相關政策的制定和落實,將美容美發行業的水費從原來每噸21.6元降至5.8元,極大地減輕了從業者的實際困難。
“奮斗有我,與愛同行。”這一路走來,黨和政府給予了李鑫極大的鼓勵和榮譽,他先后獲得“陜西好人”、西安市勞動模范、陜西省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在陜北黃土高原的溝溝壑壑、山山峁峁,有一種普通而鮮艷的花朵——山丹丹,她向陽而生、熱情似火,是黃土高原一道獨特的自然景觀。“從遠處看,一朵山丹丹并不顯眼,只有成片成片的山丹丹開在一起才鮮艷奪目!”李鑫說,做公益事業,就像山丹丹花開一樣,人多力量大,事業才紅火。
在李鑫的示范帶領下,相信會有更多的人投身到社會公益事業中來,李鑫和他的公益事業一定會像山丹丹花開一樣——紅艷艷!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